关于减负的一些思考

饭,奶奶照例跟我“传达她近来翻阅的新闻,话题自然离不开学习。我的确听得生厌,却敏感地在一堆陈词滥调中捕捉到了“教育改革”这四个字。改革这件事,永远是进行时,毕竟在这个流动变化的世界,没有什么是一劳永逸的。“教育改革”也已进行多年,这次又改什么呢?我仔细听,却失望地听到那两个相同的字——减负。

响亮的口号,花样百出的行动,我却从未看到过实际的改变。

我不是在抱怨身为学生,压力巨大。我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做着各种各样的工作,比我们苦得多、累得多。所以学生的负担有多大呢?或许也不过尔尔。但是该减负吗?我想,回答仍是肯定的,但此“减负”绝非彼“减负”。

当我们谈“减负”时,我们在谈些什么?书包限重?课本变浅?缩短在校时间?不进行考试排名?是的,让孩子去玩,不费力地完成功课,懒懒散散地学习,自然是减负了。可是这应该吗?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完全顺从“天性”吗?让童年或青春的时光就从欢乐和莫名伤感中度过?还要降低理论知识的难度?去掉那种一遍遍练习、思考、寻找规律、发现共性的过程?不让孩子们感受一次竞争的压力?不让孩子们学会在忙碌中安顿好自己的生活?不让孩子们体味一下“被迫”与“自愿”的差别?不让他们知道,有些事,我们该拼劲全力去做?要知道,所谓“快乐地学习”,是西方非统治阶级子女的享受,真正的精英,是经历着我们想象不到的艰难痛苦。学习本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,正因如此,具有强大学习能力的人才能“轻松”站在食物链的顶层。而这些所谓的“减负”,是在堵塞由下至上的出口,让有经济实力、人脉资源、空闲时间的家庭,自己“训练”自己的孩子。

而所谓负担沉重的“应试教育”,本不该那么沉重的。它之所以保守非议,是因为人们只关注那个分数,并且只能关注那个分数。低分者没有未来,大家都被吓住了。可学习需要天赋,同样任务,于你是沉重的负担,于他却如儿戏一般。分数让许许多多的孩子否定着自我,内心煎熬而痛苦。这个社会,似乎从来没有关注过低分者,从来没有让他们尽己所能,勤勤恳恳,而是被迫其参加本不属于自己的竞争,抛一脸的绝望。倘若孩子们不会因低分而受嘲,分数的高低,就是一种认识自我的工具,观察优劣,反省自我,承认差距。老师亦能以此为指标,更好地因材施教,给低分者多一些耐心,给高分者多一些任务。所以“减负”,应该减掉孩子们的心理负担,让轻松不是炫耀,努力不用惭愧,没有谁攻击你的成就,也没有谁嘲弄你的落后。不懂就去问,跟不上就退出,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学习,并且不会为此承担恶语满屋。或许世人太偏爱聪明,宠溺它、娇惯它,让它棱角太分明。可真正的智慧是该内敛一点的,担好自己的责任,不嫌弃别人慢一步。

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学习,是更大的负担。我们总在强调义务教育,强调有义务就有责任,可是无缘无故的责任,承担起来就是痛苦。不知道为什么,我们总没有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意义—或许自己都没认识到吧。多少家长,一边感叹孩子的幸苦,又一边气愤于他们的分数。不是制度的问题,当素质教育面对甄选人才有了它的衡量指标,人们又会指责孩子“素质不足”。其实我们学生时代的学习,和生命中许许多多事一样,是一种修炼,若认真对待,能收获过好一生必须的能力,诸如细致、毅力、自我规划、情绪调控、专注自控…别纠缠于“应试”吧,它只是一个强制性目标,在完成它的过程中,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,有不同的收获。这种不同,使最终被培养出的人也大不相同。单看在“应试”中取得胜利的人吧,有些人懂得了怎样继续今后的生活,有些人却没有。前者是知道了学习的意义,后者不过找到捷径,先人一步。“减负”是该让孩子愿意去学习,并且愿意承担学习的累和苦,愿意为自己的人生负责,愿意琢心如玉,感受平静。

其实不恰当的玩,也是孩子的负担。当然,他们自己恐怕不会觉得。有时很感慨这个功利浮躁的世界,什么都娱乐化、肤浅化,我们越来越喜欢不用过脑的东西,越来越喜欢即时的满足,喜欢调侃和“看轻”。可是人生,真的该那么随便吗?老人常说,“会学习的人都会玩”,可如今的“玩”,真的是在浪费我们的生命。市面上充斥着的没有内涵的文艺作品、卖噱头搏眼球的各种视频,乃至刻意的出糗卖惨,都浸染着孩子的身心。快乐太容易得到,也就太容易上瘾。他们这样长大,觉得玩就是按下小白鼠的电极,高度紧绷的神经分泌多巴胺。可人,要想好好生活,必须让自己的行为多处在近似的平衡点,却不能总是压抑,释放时伤人害己。孩子们的疲惫,是心灵的劳累,是在学习和玩耍冲突时,非要两全,伤害身体。可有些娱乐,丢掉后就轻松了,何必?何必习惯性参与。或许你偏爱社交,或许你更喜独处,但无论如何,别让快乐成为负担。

好吧,减负减负,我悲哀地觉察到,某些负担,不只是压在孩子的双肩。负担而在人心中啊!减负,怎么可能减得了那些渴望,什么一劳永逸,独自享用。

加载评论